新能源汽车产业分析报告-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分析
1.新能源汽车蓝皮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5) 百度网盘谁有
2.新能源发展前景和趋势
3.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如何
4.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5.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及趋势和前景?
6.凯联产业研究院2021年12月新能源汽车追踪分析月度报告
新能源汽车蓝皮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5) 百度网盘谁有
可以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2015-2020年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之所以说其重要,在于随着能源、环境等问题的加剧,新能源汽车发展在很大程度即使不成为未来的主流方向,也将是主流方向之一。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到2015年年销量要占据汽车市场总销量的20%,其中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市场额度要达到80%以上。从这一目标来看,新能源汽车大有脱离左向发展的“阳春白雪”、走向向右大众化的“下里巴人”的趋势。
纵使中国算不上世界上最热衷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度,抑或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也国际上也并不算的领先,但是中国却绝对是世界上最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国度之一,是世界上最为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国度之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首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近年来,由于中国政策上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以及诸多利好措施的高强度支持,使得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大为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果。所谓事实胜于雄辩,我们且来看近三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75万辆,同比增长39.7%,销量为1.76万辆,同比增长37.9%。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78499辆,销售74763辆,同比增长分别为3.5倍和3.2倍。今年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144284辆,销售136733辆,同比分别增长2倍和2.3倍。这意味着,2015年前三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基本各相当于2013年和2014年全产销总和的2倍。显然,中国新能源汽车从2013年到2015年,实现了销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可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用近3年的时间在销量上实现飞跃。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过程中,国家政策一直起着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策可以起着引导、推动的作用,但是最终决定前景的将是市场的接受度。在这种情况,就需要中国品牌车别不断提升自身实力、竞争力,打造出成熟市场接受和认可的产品,还要不断突破电池和续航里程的限制。毕竟,当前新能源汽车相比燃油车的低性价比,以及里程限制、充电难等问题,让新能源汽车在市场大规模推广方面,还是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
新能源发展前景和趋势
新能源汽车拥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现在的技术和发展来看,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大趋势:
1、车型轻量化、能源效率更高
2、高端新能源车份额将逐步增加
3、智能化、网联化将为新能源汽车市场赋能
新能源汽车车型轻量化,一方面因为电动车没有发动机和传动系统,车身结构简单很多;另一方面高强度钢,铝合金以及塑料复合材料的多材料耦合应用也会降低车身重量。
从能效的角度看,因为没有燃烧、传动过程中的巨大消耗(燃油车的能量使用率不到30%),电动车的能源效率将会有巨大的提升。
从供给端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市场开始出现续驶里程更长、技术含金量更高、体验性更强的产品。
从消费端来看,主流、高端及豪华型新能源汽车产品份额将逐步增加,而入门级的份额将逐步下滑。随着新能源补贴政策的完全退出,缺乏技术、服务价值的低端产品将失去竞争优势。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以及汽车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升级将是大势所趋。
无人驾驶需要感知、决策、执行三个层面的几十种零部件高效,稳定地配合工作才能完成,而新能源汽车所有零部件均由电力驱动,大幅度降低了各零部件间协作的技术难度,提升了自动操控的安全性。
新能源汽车向智能网联汽车升级将是未来的发展大趋势。
新能源是什么意思?
是指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如何
提到新能源汽车,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尤其是在大城市,越来越多的人都会选购一辆新能源汽车作为自己的代步工具,既节能减排还能减少用车成本,所以很多车企为了抢占市场,都在争先恐后的大力研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那么,新能源汽车目前的产能如何呢?这样的行为是否会让新能源在汽车市场存在一定的风险呢?
第一,我们都知道新能源汽车是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尤其是在前几年,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补贴非常可观,新能源汽车也的确出现了蓬勃的发展,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比较高,这些消费行为都促使了车企大力生产新能源汽车。然而,目前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出现退坡现象,很多消费者享受不到优惠,购车成本也就明显增加,购买能力相应的也减弱了很多,所以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销量也就没前几年那么可观,工厂自然也会出现了很多的库存。
第二,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存在很多限制,毕竟很多三四线城市或者农村,充电桩等设备都建设的不完善,包括一些售后服务都跟不上,所以导致这些区域的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能力不足。很多车企为了打开这些区域的市场,做了很多努力,花费巨大,但效果甚微,必然也会导致产能过剩。
第三,虽然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因为一些政策的变动,甚至是一些硬件措施的不完善,导致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厂家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但是我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跟很多国外的品牌都有很好的合作,不仅仅面向国内销售,更重要的走向世界,同时还有共享汽车、新能源公交车、新能源出租车等项目的带动,产能过剩的问题也会有一个很好的解决。
总而言之,新能源汽车的产能会受到文中提及的一些因素的影响,出现产能过剩的现象,但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未来和前景依旧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优胜略汰,对于一些自身条件过硬、实力较强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它们的未来依旧是具有优势的。
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儒余观点:
在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满足社会对于绿色环保出行的需求,也为国家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国家发展的重点领域,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1、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全球主要国家及地区纷纷提出了新能源汽车普及率目标,极大地推动了产业发展。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模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并且在动力电池、电机等领域培育出了多个龙头企业,但在电控系统领域仍然存在较大的技术瓶颈。结合近日我国在光刻机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国产化将会成为行业的主流趋势。
2、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整车企业,行业的飞速发展给车企带来了广阔的空间,然而行业法规的不断完善也让车企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以威马为代表的部分车企经营状况每况愈下。结合对市场主流车企的经营模式分析,我们发现在消费者愈趋理性的情况下,纯粹的组装厂模式在市场中已不具备竞争优势,新能源汽车需要在三电系统、自动驾驶等方面发力,逐步提升自研及生产能力,从而培育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谋求市场中的一席之地。
儒余股份在经济发展、区域策划、产业研究、城市更新、项目开发等方面有着多年经验。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会,欢迎联系儒余股份,进一步沟通探讨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及趋势和前景?
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产销较2019年有所回升。分车型来看,纯电动汽车占据主要比重,2020年销量达111.5万辆,其次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2020年销量达25.1万辆,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仅为0.1万辆。
从竞争格局来看,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比亚迪位居纯电动市场销量排名前三;比亚迪、理想、华晨宝马位居插电混动市场销量排名前三。
行业稳步发展,产销小幅回升
以2009年“十城千辆”为起点,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示范推广期(2009-2013),此时以公共领域示范为主,各项政策工具逐渐丰富,技术和市场尚在培育,车型销量增速缓慢;
2)爆发增长期(2013-2015),国家重视度提升,财政补贴力度加大,鼓励私人购买,电动车销量快速增长;
3)精准扶持期(2016-2018),在政策的精准扶持下,行业呈现更为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新能源车产量稳步增长;
4)补贴退坡(2019至今)政策补贴退坡、新冠疫情、宏观经济下行等负面因素逐渐消化,而续航低、充电难等问题逐渐改善,新能源汽车市场接受度提升,供给侧特斯拉、大众、造车新势力、广汽、上汽通用五菱等优质车型受到发力,多方共振,新能源汽车销量在2020下半年迅速攀升,有望成为新一轮成长周期起点。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高度重视持续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同时随着供应产品、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9年是自2009年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来出现的首次年度下降。
目前,为了缓解疫情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影响,我国推迟补贴政策至2021年,行业发展正逐渐恢复中。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产销较2019年有所回升。
纯电动汽车占比超80%,燃料电池汽车占比较小
新能源汽车按能源供给方式主要分为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2020年,纯电动汽车销量111.5万辆,占比81.57%;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25.1万辆,占比18.36%;燃料电池汽车销量0.1万辆,占比不足0.1%。
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比亚迪、理想等厂商销量排名靠前
从纯电动市场厂商销量来看,纯电动市场前10厂商排名基本稳定;2020年1-11月,上汽通用五菱销量破12万,超越特斯拉(中国)夺得榜首,市场份额达16.6%;特斯拉市场份额15.7%,排名第二;比亚迪市场份额11.3%,排名第三。
注:数据截至2020年1-11月,下同。
从插电混动市场厂商销量排名来看,比亚迪销量破3万,稳居榜首,市场份额达18.3%;理想超越华晨宝马,位列第二,市场份额达14.9%;保时捷跻身第十位。
——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凯联产业研究院2021年12月新能源汽车追踪分析月度报告
目录1、2021年国内乘用车及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整体情况1.1 乘用车销量终止三年连跌,新能源渗透率达14.84%1.2 燃油乘用车和新能源乘用车的月度增速持续分化1.3 12月新能源乘用车月零售渗透率创历史新高1.4 新能源乘用车中纯电动和插电混动的比例持续稳定2、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厂商及车型表现2.1 <a href="" title="宏光MINIEV" target="_blank">宏光MINIEV(参数|)、<a href="" title="Model Y" target="_blank">Model Y(参数|)和<a href="" title="秦" target="_blank">秦(参数|)PLUS新能源车型前三2.3 不同价格区间的车型竞争程度差异较大2.4 2021年销量TOP30车型的增速和价格分布3、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业务3.1 造车新势力3.2 三大民营车企3.3 六大国有汽车集团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和技术成熟,2021年内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单月销售渗透率突破20%,乘用车的电动化趋势正在逐渐明朗。
凯联产业研究院为及时、快速、有效的追踪乘用车电动化的节奏,并理解车企在车型、价格、功能上的布局和选择,将在中汽协、乘联会等官方权威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易车APP车型销量、价格、功能(智能化)的数据收集,以月度时间维度推出新能源乘用车持续跟踪报告。
本次将结合2021年12月和2021全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表现数据做观察和总结。
1、2021年国内乘用车及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整体情况
1.1 乘用车年度销量终止三年连跌,新能源年度渗透率达14.84%
2021全年国内乘用车零售量总量为2014.6万辆,较2020年的1928.8万辆增长4.3%,结束了自2018年以来的三连跌。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全年零售量为298.9万辆,较2020年的110.9万辆增长169.1%。新能源乘用车的年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到了14.84%,较2020年提升了9个百分点。
截止2021年底,我国乘用车保有量为2.97亿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784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64%,与上年相比增长59.25%。
1.2 燃油乘用车和新能源乘用车的月度增速持续分化
2021年全年的乘用车月度零售数据在1-5月份为正增长,6-11月份出现了明显的同比负增长,其中最大的单月同比降幅-17.3%出现在9月份。12月单月销量为210.5万辆,同比降幅收窄至-8%。燃油乘用车和新能源乘用车的月度增速分化是2021年重要的现象。
分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细项来看,乘用车销量的疲软主要来源于2021年4月份以后的燃油乘用车销量与历史相比持续下降,同比增速始终维持在-15%以上,最大同比降幅出现在9月,达-30.7%。而新能源乘用车的同比增幅全年维持在100%以上,为全年乘用车销量的同比正增长做主要贡献。
1.3 12月新能源乘用车月零售渗透率创历史新高,达22.6%
近19个月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逐渐走高,自2020年6月份单月渗透突破5%,2021年3月单月渗透率突破10%,9月突破20%以来,月度渗透率持续向更高水平增长。
1.4 新能源乘用车中纯电动和插电混动的比例持续稳定在8比2
12月纯电动乘用车零售量为39.2万辆,插电混动乘用车零售量为8.3万辆,从近12个月的对比表现来看,纯电动占新能源乘用车市场80%,插电混动占20%的市场格局较为稳定。
2、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表现
2.1 <a href="" title="黑猫" target="_blank">黑猫(参数|)、奔腾<a href="" title="NAT" target="_blank">NAT(参数|)的增速表现较为亮眼。
2.3 不同价格区间的车型竞争激烈程度差异较大,15-20万区间竞争最为明显对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分价格区间来看,20-30万区间的销售整体落后于10万以下、10-20万以及30万以上的区间。
5万元以下区间几乎是宏光MINIEV的天下;5-10万区间的前三名比较均衡,小蚂蚁、奔奔E-Star、欧拉黑猫销量均在6万辆以上;10-15万价格区间内秦PLUS新能源销量优势较为明显,同时第三位也是比亚迪旗下的<a class="hidden" href="" title="元新能源" data-keyType=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